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财经学院微课堂展播(十七)】党史学习—“五四精神”

日期:2021年11月15日 10:41  

“五四精神”解读

 

“五四精神”的来源。1915年,日本乘欧战方酣,列强无暇东顾的时机,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提出“二十一条”。到了1919年,欧战结束,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日本又有强迫中国代表追认“二十一条”的行动,中国的外交形势十分严峻。北京各校学生经过秘密筹划,于5月4日举行示威运动,用猛烈的方法惩警亲日派代表人物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这场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光荣的革命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这一规定,五四青年节的设立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早在80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永不过时。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永不过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矢志追求,并为之顽强奋斗的宏伟理想。作为党员教师,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要勇于拼搏,敢于奋斗,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地增强精神意志。最终,在充分领会五四精神的前提下,心怀远志,立足自身发展,脚踏实地,以实践之行履行青年责任。